最近更新

热门点击

教学简报
您当前的位置: 教务处 > 教学质量 > 教学简报 > 正文 >

教学简报2023年度第 7 期 总第26期

时间:2023-10-12  浏览次数:  作者:

2023年九月教学质量检查情况反馈

2022-2023-2学期期末和2023-2024-1学期期初教学质量检查已于2023年9月21日完成。本次教学检查仍以量化考核的方式,对各学院的教学运行管理、教学建设管理、学业与成绩管理、教学创新及新学期的教学准备工作、教学诊改工作等各项指标进行了检查与评分。通过检查,突显了各学院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促进了学院对薄弱环节的反思、落实与诊改

、检查评分通报

本次期末检查的评分项总分为100分,期初检查的评分项总分为120分。取每个学院期末检查和期初检查两个总分的平均分,排名依次为:现代艺术与教育学院、通识教育学院、现代商务技术学院、现代信息技术学院、医疗护理与健康学院、现代管理技术学院、现代工业技术学院。

从本次得分来看,各学院之间的差距还是较为明显主要体现在期初的教学准备和教学诊改资料的提交方面。部分学院日常教学资料存在不齐全、不符合相关要求,诊改资料部分完成或已完成未及时提交的情况

期末教学运行模块的总分是45分,各院平均41.50。现代艺术与教育学院43.80为最高分,通识教育学院39.23为最低分

期末教学建设管理模块的总分是40分,各院平均分38.43其中通识教育学院和现代工业技术学院该项得到。医疗护理与健康学院35为最低分

期末学业与成绩管理模块的总分是10分,各院均分;

期末教学改革与创新模块的总分是5分,各院均未得。各学院在此模块中须加强思考、实践和提练

期初教学准备模块的总分是60分,各院平均分56.43。通识教育学院59.47为最高。现代商务技术学院54分、现代工业技术学院54.26分,得分较低

期初教学建设管理模块的总分是30分,各院平均达到28.28分,其中现代商务技术学院。医疗护理与健康学院29分,较以往有非常明显的进步

期初教学诊改模块的总分是20分,各院平均分仅为12.88分。

期初补考工作模块的总分是10分,各学院平均分9.43。现代工业技术学院8.0为最低分。

二、具体情况反馈

深入分析本次检查的每一个评分点主要问题如下

1.各院的教学任务书、课表和学生考勤表的发放都很及时。在教学日历、教案等教学资料的收集上,医疗护理与健康学院收齐率较低,但教学日历的规范达到满分。对于上学期期中时提出的诊改意见均已改进。现代商务技术学院和现代信息技术学院的收齐率有所下降。

教学材料编写的规范性上部分学院未按要求填写存在教学日历、教案未签字审核,学期填写不一致或错误,个别老师使用旧模版等问题。教案的编写质量整体有所提升,但个别老师仍存在教学设计过简、学时分配不合理等多次过的问题,未得到有效诊改

2.在教学监管方面各学院的校领导及教学秘书的查课、巡课都日渐规范,能做到有落实有记录

3.院领导及教师听评课方面各学院的听课数量都基本达标,听课本的记录规范有明显改进。特别是,商务学院听评课记录整体填写较为规范;信息学院兼职督导员听评课指导性强;工业学院对教师听评课进行细化管理。但也有部分学院未对教师听评课进行规范要求。出现了听课分布不均匀的情况,如不少老师在期中教学检查前听完一学期的“指标”,教学周第10周以后就没有相应听课记录;也存在部分老师将听课作为“任务”去完成,如:听课评价填写简单且无有效建议,评分过高或无差别;评分不客观或给“人情分”的情况

4.在规范教学方面,现代管理技术学院、现代工业技术学院的到课率未达95%现代信息技术学院和通识教育学院因发生过教学事故而遗憾失分。

5.20级实习工作,现代商务技术学院和现代管理技术学院的各项实习资料有未收齐的情况21级实习工作,现代商务技术学院和现代工业技术学院均未提交实习计划等材料。

6.专业建设方面现代艺术与教育学院在“双高建设”,现代管理技术学院、现代信息技术学院和现代工业技术学院在教师团队建设上均有失分。

7.课程建设方面各学院在课程思政、金课名课优课建设、在线课程等方面完成度较好,其中医疗护理与健康学院未申报在线课程,与其它学院差距较大

8.教材建设方面各学院均按要求完成了教材建设工作,并在本学期进入征订应用阶段。

9.教学诊改方面,各学院仅提交了2023-2024学年诊改计划,其它学年的各项材料均提交不及时或部份未完成,整体完成率为50%。

10.考试资料存档方面,现代工业技术学院扣分较多,主要是教师在出卷、评卷中不够规范性和严谨。

三、整改建议

1.各项备查材料应从撰写到审核落实责任人,严格复查诊改环节,避免“只迎检,不诊改”,导致老问题一直存在的情况。

2.注意与各部门间的信息沟通,增强工作的实效性。减少因信息不畅而产生的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浪费。

3.提升材料撰写的质量,充实工作实绩。让做过的工作,做得好的成果得到应有的体现。

4.加强材料的整理及归档,便于形成管理过程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