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建设是国家的铸魂工程,关系到国家的主权与事权。我国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质量是教材的生命线,新时期要把准高质量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工作的基本方向和重点任务并完善其保障体系,加快建设一大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优质教材,丰富高质量职业教育教材供给,赋能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
把牢高质量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基本方向
教材体现国家意志,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重要载体,直接决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新时期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主题主线,加强公共基础课程教材与专业课程教材的配合,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形成育人合力。
一方面,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这是职业教育教材的基本属性。用好中职思想政治、语文、历史统编教材,充分发挥中职三科统编教材的育人功能,帮助中职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加强高职专科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建设,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与有关专业知识有机结合。统一规划公共基础课程教材的编写和选用,确保教材既体现学科特点,又彰显职教特色,夯实学生的文化知识,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结合不同专业课程教材的特点,全面落实课程思政的有关要求,有机融入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劳动精神教育,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成效。
另一方面,要彰显职业教育教材的职业特色,这是职业教育教材的独特属性。不同于普通教育基于学科知识体系的教材建设,职业教育教材尤其是专业课教材建设要坚持产教融合,紧密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和企业生产实际,鼓励行业牵头或行业、企业、学校等组成教材开发团队,加快开发建设一批产教融合的高质量职业教育教材。
明确高质量职业教育教材建设重点工作
新时期要结合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重点任务,建立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相对接的职业教育教材体系,重点做好以下三项重点工作。
一是打造职业行动能力导向明确的“金教材”,系统推进专业、课程、教材、教师、实习实训等职业教育教学关键要素改革。面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聚焦行业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建设一批产业集群、产业链发展的“金教材”。教材内容要体现职业性,紧贴职业岗位要求,从岗位能力分析出发构建教材内容,及时融入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教材结构要体现适宜性,以职业岗位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工作情境等为载体设计教材,确保教材适宜职业院校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教材形态要体现创新性,紧贴企业生产实际,动态反映技术更新情况,开发一批新形态教材,符合职业院校开展项目学习、案例教学、模块化学习的需求。
二是全面推进职业教育数字教材建设,率先形成以数字教材带动教材整体改革的新态势。职业教育数字教材具有呈现形式多样、资源丰富、更新迭代快、交互性强的特点,便于根据技术迭代动态更新教材内容,有利于教师按照需要定制教学内容,也符合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学习效能。新时期要加强职业教育数字教材建设,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广”的思路,面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技能和知识更新频率快的重点领域,探索开发一批职业教育数字教材,以数字教材建设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理念、方式、模式改革。
三是完善教材开发与更新机制,不断提高职业教育教材质量。建立政、校、行、企、研等多主体参与的教材开发机制,组建包括本领域知名专家、业界精英、教研专家和优秀教师等在内的顶尖工作团队,吸纳更多的大国工匠、能工巧匠、行业企业资深技术人员等深入参与教材编写,推动将企业优质课程、培训教材改造成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教材,及时融入行业企业真实工作案例。建立职业教育教材全周期更新机制,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三年一修订、职业教育校本教材每年一更新,确保教材内容随产业技术变化及时动态更新,杜绝版本陈旧、内容过时的教材进入课堂。
完善高质量职业教育教材建设保障体系
开展职业教育教材监测工作是全面提升课程实施效果和教材质量的重要手段,职业教育教材监测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国家层面统筹规划,各地积极开展省级规划教材监测工作,各校做好校级教材监测工作,健全国家、省、校、出版社四级教材监测体系,对教材建设全流程开展监测。
首先,组建职业教育教材监测队伍。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行指委、行业、出版机构的独特优势,组建第三方性质的职业教育教材监测队伍,加强职业教育教材监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确保监测工作的专业性。
其次,研制职业教育教材监测指标体系。重点关注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的选用、使用情况,同时关注职业教育教材的质量,系统建立职业教育教材监测指标体系,确保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最后,搭建职业教育教材监测与反馈系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职业教育教材监测与反馈系统,采集职业教育教材选用基本信息,动态监测教材更新、使用情况,并反馈至教材出版单位和编写者,提升职业教育教材建设质量和使用的规范性,确保监测工作的可持续性。
(作者:徐晔系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副研究员。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高质量职业教育教材体系的标准建设与实践路径研究”【DJA230352】研究成果)